常吃的燕麥到底是什麼?

常吃的燕麥到底是什麼? 圖為一碗純淨即食燕麥。

市面上燕麥種類百百種,該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燕麥?

市面上最為普遍的燕麥種類為即食燕麥片,但依據不同的製程方式可大致分成以下5種燕麥型態,其口感及準備方式都會不一樣喔!

去殼燕麥粒(Whole Oats):
僅去除外層硬且難消化的穀殼,最為完整的保留燕麥的營養及口感,但其烹調方式十分耗時,需經浸泡、烹煮、燜煮等步驟。

鋼切燕麥粒(Steel-Cut Oats):
 去除穀殼再切至兩三段,烹煮時水分可滲透入斷面,煮約15分鐘後再燜煮約15分鐘,即完成具彈性與咀嚼感的燕麥粥。

燕麥米(Oat Rice):
 去除穀殼及麩皮即為燕麥米,料理方式類似白米,可取代白米應用於飯、粥、燉飯等,口感軟Q帶點黏稠感。

傳統燕麥片(Rolled Oats):
 燕麥經蒸煮與壓輾,因此需烹煮約5-10分鐘或經長時間浸泡使其軟化。

即食燕麥片(Instant Oats):
 燕麥經蒸煮與多次壓輾,薄而細緻的外型,簡單加水或鮮奶沖
 泡,無需烹煮就能即刻享用軟綿口感。

圖示五款燕麥型態: 去殼燕麥粒、鋼切燕麥粒、燕麥米、傳統燕麥片、即食燕麥片,其外觀、口感、準備方式皆不同。

燕麥到底在夯什麼? 營養成分大解密!

時下流行的燕麥奶、冷泡隔夜燕麥、燕麥粥、燕麥代餐等「燕麥」話題不斷攀升,燕麥為什麼越來越受歡迎呢?

原因在於燕麥多元應用好搭配、提供飽足感,更含有豐富且均衡的營養成分。

依據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— 食品營養成品資料庫」顯示: 每100公克即食燕麥片總碳水化合物含量為67.9g,其中膳食纖維占比約15% (10.5g)。蛋白質含量11.9g,不但是白飯的3.8倍,更包含人體所需的所有胺基酸。脂肪含量為9.6g,並含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、亞麻油酸、次亞麻油酸。

燕麥的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E、鈣、鎂、鐵、鋅皆高於白飯,是更為優質的澱粉與代餐選擇。

介紹燕麥的營養成分: 12%蛋白質、21%粗脂肪(含不飽和脂肪酸、亞麻油酸、次亞麻油酸)、67%碳水化合物(其中含10%膳食纖維)、及各式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
燕麥片跟麥片一樣嗎?

燕麥片(oat)是將燕麥顆粒去殼、蒸煮、輾壓而成,其成分為100%燕麥。

麥片(cereal)大多使用玉米、小麥、大麥等各式穀物混合(可能含少量燕麥,或根本不含燕麥)。穀物經熟化後烘烤塑型成各式形狀,再加上糖粉、香料、食用色素等添加物,使其香脆可口,有些更有著繽紛外型,但因加工過程多,穀物原有的營養相對流失多。

下次在選擇活力營養的燕麥早餐時可別選錯囉!

比較燕麥片與麥片的差異。麥片為各式穀物混合,其加工過程多,外觀繽紛,口感香脆,但營養流失相對多。

資料來源: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-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.
Available from: https://consumer.fda.gov.tw/Food/TFND.aspx?nodeID=178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